2025年中国吸收性卫生用品行业报告

中国吸收性卫生用品主要涵盖女性卫生用品、婴儿护理用品、成人失禁用品三大类,2025 年行业进入 “政策规范 + 结构分化” 的关键阶段。政策端,新国标密集落地筑牢安全防线 ——7 月实施的《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要求 (GB 15979-2024)》从原材料、生产过程到微生物指标全面升级,9 月即将实施的《消臭效果评价方法》进一步细化产品功能标准,这源于此前行业频发的安全问题,如 2025 年 315 曝光的 “二手卫生巾回收” 事件、护舒宝液体卫生巾检出活虫等。


市场规模方面,2024 年全行业达 1321.3 亿元,年复合增长率 2.7%,但内部差异显著:女性卫生用品占比 65.6%(2024 年 867.1 亿元),是绝对主力;成人失禁用品虽仅占 10.4%,但 7 年复合增速 11.7%,潜力突出;婴儿护理用品受新生儿减少影响,占比降至 24%,7 年复合增速 - 7.1%。产业链上游中,高分子吸水树脂(SAP)价格从 2020 年 12.5 千元 / 吨涨至 2024 年 15.5 千元 / 吨,无纺布价格则稳定在 19.8 千元 / 吨,原料成本分化直接影响企业利润。


女性卫生用品:消费升级驱动高端化,国产品牌突围外资壁垒
女性卫生用品是行业增长引擎,2018-2024 年市场规模从 563 亿元增至 867.1 亿元,复合增速 7.5%,核心动力是女性健康意识提升与消费升级。消费者不再满足基础防漏,更追求安全、舒适与功能化 —— 护舒宝 2025 年推出的液体卫生巾 Pro 采用物理隔菌技术,七度空间 “蔓越莓 A+” 有机纯棉卫生巾可 12 小时抑菌,欧睿数据显示卫生巾均价从 2009 年 0.5 元 / 片涨至 2023 年 0.9 元 / 片。安全问题倒逼行业洗牌,2021-2025 年多次曝出重金属超标、异物混入等事件,新国标实施后,不合规产品加速退出。竞争格局上,外资品牌仍占优势但份额松动:苏菲(25.3%)、护舒宝(11.9%)、高洁丝(11.4%)稳居前三,但 CR5 从 2020 年 36.7% 降至 2024 年 28.2%。国产品牌通过差异化破局,全棉时代 “奈丝公主” 主打纯棉材质,新锐品牌 “她研社” 聚焦年轻人群,恒安国际旗下七度空间作为国产品牌龙头,2025 年推出的 “天山绒棉” 系列靠稀缺长绒棉材质,毛利率稳定在 63.7% 高位,成为高端化代表。

婴儿护理用品:新生儿下滑拖累规模,国牌从高端与下沉双线破局
婴儿护理用品行业受新生人口锐减冲击显著,2024 年市场规模 317.1 亿元,较 2018 年 493.7 亿元下降 35.8%,7 年复合增速 - 7.1%。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,新生儿数量从 2018 年 1523 万降至 2024 年 954 万,叠加纸尿裤单片价格下滑,行业持续承压,不过 2025 年起国家对 3 岁以下家庭发放每年 3600 元育儿补贴,有望缓解下滑趋势。竞争格局呈现 “外资主导、国牌突围” 特征:好奇(16.4%)、帮宝适(14.3%)合计占比超 30%,美系品牌靠全球供应链与品牌积淀巩固基本盘;日系品牌(大王、Moony 等)份额不足 11%,影响力减弱。国产品牌则分两路突破:Babycare 以设计感与场景化产品(如新生儿护臀款)切入中高端市场,2024 年市占率 8%;宜婴、奇莫等深耕下沉市场,靠高性价比实现渠道渗透。值得注意的是,帮宝适 2023-2024 年因甲醛超标、异物问题市占率下滑,2025 年 8 月成立 “护臀研究中心” 推出敏感肌专用款,试图挽回消费者信任。

成人失禁用品:老龄化催生千亿市场,可靠股份成龙头

成人失禁用品是行业最大增量赛道,2018-2024 年市场规模从 70.3 亿元增至 137.1 亿元,复合增速 11.7%,核心驱动是老龄化加剧与政策支持。2024 年中国 65 岁以上人口占比 15.6%,其中 50.9% 存在失禁问题,但市场渗透率仅 3%,远低于日本(80%)、北美(58%),提升空间巨大。政策端,2025 年《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》推动长期护理保险制度,49 个城市将失禁用品纳入医保报销,缓解消费者负担;社会层面,失禁羞耻感弱化,轻度失禁人群使用意愿提升。竞争格局分散(CR5 不足 30%),但头部企业已显现:可靠股份以 36.3% 市占率领跑,该企业早年主打婴儿护理用品,2008 年后转向成人失禁赛道,2024 年成人产品营收占比达 51.7%,连续 10 年蝉联电商成人纸尿裤销冠;恒安 “安尔康”(27.4%)、维达 “包大人”(14.4%)紧随其后,国产品牌靠高性价比占据主流,中小厂商则依托区域渠道争夺长尾市场。
行业未来趋势:结构分化中寻机遇,政策与创新定方向
吸收性卫生用品行业未来将呈现 “女性稳增、婴儿企稳、成人爆发” 的分化格局。女性卫生用品需持续深耕高端化与功能创新,如抑菌、透气、环保材质将成竞争焦点;婴儿护理用品依赖育儿补贴政策见效,品牌需针对中国宝宝体型优化产品(如好奇的 3D 环腰剪裁),并拓展早教、护理等衍生服务;成人失禁用品则需加速渗透,企业可通过教育市场(如科普轻度失禁护理知识)、开发细分产品(如老年专用、术后护理款)打开空间。政策与技术仍是关键:新国标将推动行业集中度提升,不合规小厂将被淘汰;AI 与智能化生产(如帮宝适的智能品控系统)可降低成本、提升安全性;原料端,SAP 价格若持续上涨,企业需探索替代材料或优化供应链。整体来看,行业已从 “规模扩张” 转向 “价值竞争”,能精准捕捉细分人群需求、平衡安全与成本的企业,将在结构调整中占据优势。

×

关注PCE

扫描二维码,关注PCE